新奥门免费资料大全新牌门
水产养殖病害检测
食源性微生物检测
物种鉴定
转基因检测
畜牧疫病检测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病毒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20日 阅读量: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属细小病毒科,病毒粒子直径约20纳米,单链DNA,该病毒感染外胚层组织,如鳃、表皮、前后肠上皮细胞、神经索和神经节,以及中胚层器官,如造血组织、触角腺、性腺、淋巴器官、结缔组织和横纹肌,在宿主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又名慢性矮小残缺综合征(runt-deformity syndrome,RDS),1981年在美国夏威夷首次发现,是OIE划定的甲壳类其他重要疫病之一,其分布广泛、危害严重。该病对对虾幼虾的危害较大,研究表明,感染IHHNV后存活下来的对虾会终身带毒,并且可以通过受精卵垂直传播给下一代,也可以通过水平传播方式传播给其他个体。

对虾IHHN的临床症状

感染IHHNV后,根据症状可以分为三种病症: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病症。(1)急性感染IHHNV的对虾最初表现为摄食明显减少、游动异常,病虾缓慢浮游至水面,静止不动,继而沉到池底,停止摄食和游动,一段时间后又上浮,一系列动作在几小时内不断重复,直至死亡;(2)因为水体中的病原IHHNV量少,且水体环境相对稳定良好,对虾感染IHHNV后表现为亚急性症状,组织学的病例特征表现为胃表皮、肌肉组织、神经组织、造血器官、淋巴器官等出现炎症病变,甚至坏死,在感染组织中出现典型的Cowdry type A核内包涵体。临床症状表现为甲壳颜色变白,有些病虾出现浅黄色斑点,超过50%的病虾在蜕皮期死亡,少数存活的个体常静卧于池底很少摄食,甲壳长期呈现蜕皮时期的柔软、无光,且无法正常蜕皮,生长趋于停滞状态,机体免疫下降,肉眼可观察体表、鳃和附肢的皮下组织有很多的黑色斑点,镜检可以见体表和鳃上附着聚缩虫、丝状菌等;(3)慢性感染症状:IHHNV感染南美白对虾一般不引起大面积死亡,而是呈现慢性感染症状,表现为生长迟缓、触角、头胸部及腹部甲壳等位置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出现慢性感染后30%以上的对虾生长缓慢,在整个养殖期无法长大。


IHHNV的检测方法

IHHNV的检测方法包括组织学方法、电子显微镜技术鉴定法、指示生物测定法、荧光抗体技术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

(1)组织学方法

组织学方法适用于严重感染IHHNV的对象,但不适宜用光镜直接镜检IHHNV,一般采用HE染发检测IHHNV,感染IHHNV的组织染色后镜检可以观察到明显的Cowdry type A 包涵体。该方法成本相对低,但耗时长、操作繁琐,不适于常规的快速检测。


(2)指示生物法

指示生物检测法是用无特定病原的易感种群作为病毒感染的指示生物,对怀疑感染病毒的动物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法进行检测,以确认怀疑对象是否感染病毒。指示生物法一般需要7天的监测时间,历时较长且成本较高,不适于IHHNV的快速检测。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固相免疫酶技术,是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起来的一种常规的试验技术。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是应用较多的IHHNV检测手段。

(4)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IHHNV,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能对感染初期或尚无明显临床症状的个体做出准确的检测。另外,基因探针法、RT-PCR法或核酸分子杂交、微阵列检测等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准确地做出检测判断,但同时也存在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仪器昂贵等缺点,不适合现场快速批量检测。

恒温PCR法是一项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一小时内可以检测出IHHNV结果。新奥门免费资料大全新牌门根据恒温PCR原理,研发设计出Dhelix-C水产病害检测仪,配合使用恒温荧光法IHHNV核酸检测试剂盒,在65°C的恒温条件下反应,利用Bst DNA聚合酶完成置换扩增。反应体系中含有荧光染料,Dhelix-C水产病害检测仪能通过光学软件检测扩增后荧光信号的变化,将荧光信号表达为扩增曲线,同时仪器自动判读检测结果,从取样到结果显示仅需1~2个小时,仪器操作简单,非专业背景人员也可以轻松掌握,更适用于对虾IHHNV现场快速检测与鉴定,以及其他水产病害的现场检测。